花了大价钱验配了助听器,在门店里试用的时候,感觉听的不错, 不知道怎么了,突然感觉听的不太清楚了。是不是自己买了不好的助听器呢?或者是被坑了呢?
别着急,有可能是以下这些原因。
人的听力复健是需要很多时间慢慢适应的,尤其是很多人从听力下降到验配,这中间可能是经历了很多年的失聪状态。纵使曾经听力很好,但是听力下降导致耳神经弃用退化,突然有声音刺激了耳神经,耳朵可能听见了但是也分辨不出听到的词句。 甚至因为刺激而出现暂时性听力退化到更差的情况。
大多数人需要6周左右的适应期。而耳神经本身是需要7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慢慢的恢复活力。尤其单侧听力损失的人,听力不好的这一侧耳朵的神经退化,大量神经元都偏向好的那一侧耳,那么刚刚佩戴助听器后,听力不好的耳朵需要时间慢慢适应。
初戴助听器的人,需要格外的耐心,慢慢增加听的时间,甚至需要家人帮助配合训练听词句。所以,大家一定要明白,听力复健是要时间和配合的。
验配门店的环境一般来说都非常安静,那时候可能会感觉助听器效果很好,但是回到家里,听觉环境会变复杂很多。家中可能有很多人同时说话,背景噪音大。如果配置相对较低的助听器,可能很难满足人多吵闹的环境。那么是很容易出现回到家之后听的反而不好的情况。
如何解决呢?一般有以下两种途径:
一个是尽量选择高配置的助听器,这样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适应的更好,因为芯片处理和智能降噪可以在复杂环境中识别突出言语声。
另一个办法是,在复杂环境中,尽量面对着大家说话,结合口型来辨认词句。此外,让家人尽量放慢语速,不要很多人同时说话,这样可以帮助助听器用户听的更好。
助听器上的按键,根据品牌不同,按一次或两次是调整音量或者变换程序。如果回家没有仔细阅读说明书,也会出现误按操作有问题的情况,无意间调小了音量或者选错了程序。
这时候,根据说明书,开机重新操作一下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无论如何,助听器是一个高科技电子产品,操作是需要学习和熟悉的。如果实在不记得,可以让验配师关掉一些按键设置,这样老人就不容易误操作了。
很多听力下降的老年人因为没有正确佩戴助听器导致难以适应助听器而拒绝佩戴,从而影响生活质量。那么,老年人该如何尽快适应佩戴助听器。
老年人佩戴助听器前需到专业的助听器验配中心进行验配。“验配”是指在助听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选择适合自己听力状况的助听器。每个人的听力损失千差万别,即使性质或程度相同,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对助听器声音的感受也不一样。并且助听器本身也差别很大,每一类、每一款等都有自己的特性。另外,混合性耳聋、神经性耳聋的老年人对声音的分辨力较差,还需要一定的训练。因此,进行专业的助听器验配才能使老年人尽快适应佩戴助听器。
听力下降的老年人长期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突然听到外界的各种声音会不适应,产生厌烦情绪,甚至产生抗拒心理。因此,老年人初期佩戴助听器音量应适度调小,待习惯后再逐渐增大。
老年人佩戴助听器有一定的适应期。初期佩戴助听器所听到的声音和原有听力听到的声音存在差异;因此,老年人佩戴助听器需要1~3个月的适应期。适应期内助听器佩戴时间不宜过长,待耳朵习惯后再逐渐延长时间。
老年人比较喜欢清静的环境,所以,佩戴助听器初期,喧闹的环境会使老年人感到不适。因此,建议老年人佩戴助听器后不要急于到闹市中去,先听一些简单的声音,如鸟鸣、水声等,待适应度增强后再进行看电视、听广播等复杂的听力活动。老年人,佩戴助听器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信心来适应初期佩戴助听器所带来的不适。
另外,选配助听器一定要到正规的助听器验配中心进行听力测试和助听器验配。